像阳光照亮身边每一个人
——记特岗教师郑丹
在富平县白庙杜家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热爱山区的孩子,扎根山区教育,用青春和热情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她就是2017富平县劳动模范、特岗教师郑丹。
郑丹,大荔县人,毕业于西安外语大学,是富平县曹村镇白庙山村的特岗教师。2013年9月至今一直在杜家小学从事复式包班教学。
喜鹊也有翱翔梦
当接到特岗教师补录的通知时,她内心很矛盾,一整晚没睡。之前她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让她很揪心,真心想待在家里照顾母亲。第二天早晨她在厨房烧火,母亲在切菜做饭,她告诉母亲要到富平的大山里边去教书,母亲突然哭了。她没再说别的,悄悄地把母亲要喝的药写在纸片上,贴在母亲容易看见的地方。临行前一晚,母亲帮她收拾行李,父亲则叮嘱她照顾好身体。
那一晚她睡不着,似乎有好多话要说,却开不了口,只是静静地躺在他们身边。要走了,天下雨了。因为要赶车,母亲早早起床煮了几个鸡蛋给她带着,她和母亲拎着行李出门了。父亲的腿之前摔坏了,用钢板固定着躺在炕上,他目送我俩出了家门。离别哽在心头,怕流泪,不敢说出口,只挤出一句:爸爸,快躺着好好养病,我到地方了给您打电话,转身走到坐车的地方,怕在等车的时候母亲难过,没敢再让母亲送。车来了,她要走了,再次跟母亲叮咛按时吃药,照顾好自己和父亲的身体。关上车门的那一刻,强忍着眼泪对母亲说:回去吧!车子走了,母亲打着伞,还在路边。眼前是行李,身后是牵挂。她再也忍不住心里的酸苦,在车里哭了。她要去大山里边了,带着自己的愧疚和父亲母亲的不放心。随身而带的,是那一份写有愿意去贫困山区支教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鬼斧神工出深山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她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让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放心。我从事着复式包班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她常常翻山越岭,上门与家长沟通交流,并为学习特别吃力的同学补课,她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后来与她一同工作的教师因身体不适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她就成了学校唯一一个年轻教师,担任二、三、四年级三个班的复式包班教学和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
卢**是她的学生,5岁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听力残疾,母亲是精神病患者,父亲患肢体残疾而无法自理,与年迈七旬的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拖着没钱看病。她就一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点钱给他当零花钱用,一边主动联系爱心人士定期去孩子家中看望,给他们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2016年11月16日,她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为卢**筹集看病费用1570元。2016年11月19日,她带着孩子去渭南市中心医院检查,病情确诊后通过朋友联系到西安高新医院为孩子申请到免费手术。手术于2017年1月18日顺利进行。前往医院探望并送去1000元,让他好好调养。孩子大伯激动地说:“孩子的手术问题是他十几年来的一块心病,如今看到孩子日益好转,作为孩子的亲人,他代表全家表示感谢,他说是你救了孩子的命,是你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如今,孩子病情好转,复查结果正常。
不畏艰辛寻魅力
周末当地教师都回家了,她一个人便守在学校。显然,山上的生活比山下的简单。每天早晨,她倚在门边嚼半个馍馍,一个“战士”的美好生活,从那简单却实在的馍馍开始。她称学生是小羊,因为她爱羊。她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在山上,除了放假,她未曾感觉到孤单。她知道在这个淳朴的地方,住着一群空灵动人的孩子和平淡但知足的大人。出身农村,她知道山里孩子和家长的不易。小羊在山里,有更多的路要走。孩子们每天走山路上学、回家,从冬到夏,从春到秋。她知道小羊们,天未亮就已经走在山路上。她给学生们拍照、摄像,记录他们的成长。2015年9月她开始主持学校工作,当时校园建设还未竣工。周内白天上课,周末时间她一人留校。已经习惯了每天一路小跑,穿梭在教室、仓库、食堂、厕所、厨房,要么手里拿着馍,要么捧着碗,学校的角角落落跑个遍。她哭过也笑过,在领导,老师和孩子面前笑,在给父母的电话里笑,只在自己面前哭。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但觉得不困就好,她心里有股劲所以她不怕苦。如今铁片划伤的疤还在,被重物砸黑的指甲已重新长了出来。她喜欢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声音,很神圣;她喜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刻,很感动;她喜欢孩子们吃饭的声音,很温暖;她喜欢孩子们玩的吵闹声,很快乐……她喜欢我能看到听到感到的这一切。当然,她也感谢,感谢领导、老师和家长的信任;感谢孩子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照;感谢不辞辛苦不怕麻烦的校长的鼓励和指导;感谢在她步履维艰时前任校长待她如女儿;感谢村里领导的支持及爱心人士对老师和孩子的关怀……感谢心和心里面的爱。当然她更感谢外婆、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和朋友。外婆教给她温厚善良,父母教给她朴实责任,兄弟姐妹教给她勇敢真诚,朋友教给她坦荡感恩。
明灭之间藏太极
身在山区,她深知杜家小学由土窑洞变瓦房、瓦房变平房的艰难历史;出身农村,她深知山区群众与自己父亲母亲满脸的皱纹和对于孩子的期望;作为教师尤其是特岗教师,她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她还很年轻,还缺乏经验,但我不怕吃苦、不怕学习。 她来的时候,群众的一句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新老师”,让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明白了在山区教师的艰辛。山里有一片风景,需要照亮,教师就是那爱的光线。转眼间,她已经在这里待了四年。她常常用“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活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勉励自己,她深爱着这片土地,像阳光一样照亮身边每一个人,这就是2017年富平县劳动模范,曹村镇白庙山村特岗教师郑丹的教育故事。(来源:富平教育局)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