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孩子们加深对清明节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月4日,新郑市慈善总会联合青衿志社工在和庄镇歹庄村开展了“清明寄相思 童心绘纸鸢”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就借助动画视频演绎寒食节的传说,把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典故、清明祭扫的传统以及踏青的习俗等生动地讲述出来。期间,志愿者老师通过趣味问答,和孩子们积极互动,一同探索清明节传统文化。志愿者老师问到:“为什么清明要插柳呢?”。原来,柳树易于栽种存活,清明插柳寓意“春常在”,寄托着人们对家族兴旺、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老师又问:“古人踏青玩什么?”孩子们踊跃回答:“放纸鸢、蹴鞠、荡秋千……”大家都沉浸在志愿者老师的分享里,全神贯注地听着有趣的故事,听到精彩有趣之处,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在随后的手绘纸鸢互动环节,现场氛围直接达到高潮。志愿者老师将空白纸鸢、颜料、画笔等整齐地分发给孩子们。一时间,现场变成了创意的小天地,孩子们时而低声讨论,时而专注构思。很快,颜料在纸鸢上晕染开来。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手持五彩画笔,在空白纸鸢上绘制出各种充满童趣的图案,有的画了展翅高飞的小鸟,有的绘出娇艳欲滴的花朵,有的孩子以清明踏青为主题,画上青山绿水和嬉戏的孩童……
志远小朋友兴奋地说:“我画了一个超级英雄,希望我的风筝能飞得最高最远!”一旁的家长也满脸笑意,说道:“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又能一起享受亲子时光。”
活动进入尾声,孩子们手持精心绘制的纸鸢,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中肆意翱翔,宛如灵动的精灵,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承载着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对逝去先人的绵绵思念。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体会到动手实践的乐趣,还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这些美好的记忆,会伴随孩子们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厚的热爱与认同,将这份文化瑰宝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