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公益网 公益资讯 郑州富士康的两个热搜,扔垃圾和乡镇招人指标…

郑州富士康的两个热搜,扔垃圾和乡镇招人指标…

“谁有本事谁找,找不到就拉倒”

这是郑州富士康继徒步返乡后的又一新闻热搜,据网传的视频显示,可以看到在宿舍楼前方,员工的个人物品堆积如山地扔在一旁,有一位大哥对着镜头提醒道。

有现场的网友将这一幕拍摄下来,明眼人可以看到,楼下堆满了日常用品和衣物,成为一个“乱葬岗”,边上还有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废物利用

对于郑州富士康,网友在一系列的报道中对它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把握着郑州的重要经济来源,为周边村民就业提供了帮助;另外一方面是前段时间的徒步返乡热潮,大家对于它的放任有些许评价。

有人称“徒步返乡的压力让富士康备受争议,之后只能安排车辆送人员离开!”

众所周知,富士康的主要客户为苹果代工厂,连带下半年的相关产品都需要人手解决,在返乡热潮逐渐冷却后,它先是将有需要返乡的人员送走,再进行相关的“招工”。

谁能想到,离开富士康厂区的人员众多,在清理宿舍时,只能将未做收拾的垃圾一同扔在宿舍里,咋一看像是“垃圾整理场”。

因为大多数物品都是使用时间不长,工作人员也体贴地让员工在上面找自己的物品,尽可能地加快清扫工作。

在网友分享的图片之中,能够看到即将被清走的物品什么都有,被单和塑料桶居多,这些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不得不支持工作人员将这个“废物利用”。现实问题

从现场的垃圾成堆,可以看出富士康此前离开的员工不少,能够想象到在接下来的加工中,需要的工作人员有多少?

为了尽快安排好工作,郑州富士康提出了高价临时工,就是在时薪和返薪上提高基层员工的工资,在11月7日,郑州富士康就发布了预招工公告,将时薪提升到30元。

一边招工,一边辞工,是富士康高频率的招工现象,有人讲述了在富士康的工作日常,基层人员分为两班倒,“早八晚八”、“晚八通宵”,一天三餐都在厂区内解决。

时薪三十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天下来提高了接近于三分之一的收入,可是是否能够保证招工速度,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是发生返乡人员的徒步几十公里这一壮举,相信富士康的处境不会那么尴尬,要知道富士康的实力支撑着郑州的60%的出口经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给予支持

除开这个“富士康宿舍钱的垃圾”话题,另外一个重磅新闻是,“河南乡镇协助富士康招工,一村出一人”的消息一出,“河南部分乡镇收到协助富士康招工指标”的词条也成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的讨论。

此前的报道中指出,富士康对于郑州的经济影响,只是没有想到它对河南省经济的影响,已经演变成了需要在乡镇之中招工的地步,如果一个企业的影响力到达这种程度,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是否妥当?”

互联网并不是没有记忆的,富士康的灵魂人物郭台铭曾公开地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他们就怕我们离开,一离开他们的GDP就会下降,富士康是在给大陆赏饭吃!”

有一说一,郭台铭的话语并没有夸大,单纯在2019年,郑州富士康以316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位居全国之首,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企业。

单纯就富士康提供了就业机会,就让河南省和郑州市特殊对待,在保证实体制造业的利润下,给予这家企业更多支持。残酷真相

不管是“每村出一人”的特殊对待,还是散落在宿舍钱的垃圾日用品,都揭开了生活的残酷真相,一个人没有利用价值,他的存在就会是个错误。

如果没有优先考虑富士康的产能,那么它将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在员工离厂之后,迅速对“垃圾”进行处置,才能够安排员工入住。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很心疼,因为特殊原因离开的,可惜可惜买来的日用品,成为了别人眼中占地方的东西,这让经历过徒步返乡的人员很沉默。

凌乱的衣物和疲惫的身影,成为关注此事的网友心中挥不去的阴霾,为了尽快安排新员工进厂,富士康的工作人员还找来了铲车进行工作。

“现场杂乱不堪”、“想找的东西就找”,蹲守在其中的员工正在找寻能用的东西,还有人在一旁拍照记录下来。结语

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很多现实问题都逐渐暴露在网络上,对于郑州富士康的关注停留在“何去何从”上,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否还能再创辉煌?

与苹果不同,郑州富士康无法冒险,它只能尽力维持厂区内的工作安排,向离开的员工发出重回工作岗位的邀请,至于媒体报道的“每村至少一个”,有人计算了河南省的乡镇,即便是达到报道中乡镇招聘10个的指标,也只有2万人左右。

这个人数对于小型厂区没问题,可是在富士康20万的工作基数上,它可能只能够弥补到返乡人员离开的空缺。

笔者认为,接下来是任正非先生说的“寒冬时刻”,每个人想的都应该是“活下去”,在关注到相关情况时,不必对于富士康太过于苛责,比较它是很多普通人最后的退路。

记得始终坚守在厂区的工作人员解释,“他并不是不想离开,只是被生活压迫选择了留守”,另外一名准备拿2万元返薪的员工,在拿到钱的那一刻,好好地犒劳了自己。

从富士康的两个热搜来看,还是有很多人关注富士康的动态,从乡镇的支持中能够看到一个大型制造工厂稳定经济的重要性,或许,苹果不在意订单是谁制作的,郭台铭自视过高,可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人。

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看待。 内容举报

协会声明:本文转自官方媒体或协会发布(除网友投稿)。链接:https://www.fpgynews.com/18120.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llgq@foxmail.com

邮件反馈时,注明标题+内容+说明进行反馈。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