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军人,一生军魂。戎装虽退,担当仍在。他们,用忠诚果敢诠释了军人本色,以冲锋姿态在新“战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和她也许并不一样,但他们今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的榜样!
闫磊,男,中共党员,1975年出生于庄里镇。1992年至1995年在西藏阿里军分区服役,1995年10月退役。曾在西藏阿里戎边三年,是孔繁森书记最后一任部队生活秘书。现任庄里试验区政协委员,庄里道德讲堂公益协会书记、会长,富平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七中队队长,老兵工作室负责人。
闫磊同志退役后分配至陕西庄里监狱工作,2010年向单位提出内退,投身慈善公益事业。2018年8月荣获富平县“最美富平人”荣誉称号,2019年7月被评为渭南市“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8月被评为“富平慈善大使”荣誉称号,2019年11月被评为渭南市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7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0年7月被评为“富平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0年12月评为“抗疫先锋”荣誉称号,2021年4月荣获富平县“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2021年5月荣获“渭南市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2022年8月荣获“渭南标杆”荣誉称号,2022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2023年7月荣获“渭南市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2023年8月被评为渭南市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9月荣获“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事迹介绍
闫磊,中共党员,庄里试验区政协委员。西藏阿里戎边三年,曾是孔繁森书记部队的生活秘书,“领导干部的楷模”丁德福政委的公务员,与首长的朝夕相处中,深受他们的影响,让他一生受益,退役后,辞掉事业单位的工作,历经13个春秋,他笃行在慈善公益这条路上,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职业公益人。
2016年,闫磊同志自筹资金三十余万元创办了渭南第一个民间“道德讲堂”和“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举办各类公益讲座百余场,受益群众万余人,关怀特殊和留守儿童千余名;创建“守正图书柜”,藏书三万余册,七年间免费借阅图书万余册,深得当地家长与孩子们的喜爱。他开设的“心理辅导室”,六年间帮扶在校学生百余名,成功劝返辍学少年五名,矫正社会问题青年十余人,挽救轻生少年两人、妇女一人;他发起的“乡村振兴惠民志愿行”,涉及惠民服务二十余项,五年间足迹遍布辖区四十余村,参与志愿者三千余人。
2021年,在闫磊的带领下组建“圆梦老兵,红星闪耀”《戎光岁月》栏目组,历时一年半,行程一万多公里,走村入户,经雪冒雨,严寒酷暑,义务为老兵们拍摄戎装照300多人,为辖区八十岁以上的老兵家中安放志愿服务联络牌,记录老兵们曾经卫国的感人事迹及生活状况。此项关爱退役军人的志愿服务创造了全国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三个第一。
疫情三年,闫磊积极服从县镇统一调配,自购三万余元消杀设备,组织各类防控消杀志愿服务一百三十余次,参与人数达两千余人,为全县一百五十多所学校、单位、社区,竖起防疫安全屏障;疫情期间免费向百姓和学生发放口罩、消毒液,组建志愿服务团队,给偏远山区配送蔬菜等生活必需物品,疫情期间闫磊同志累计捐赠防疫物资十三万元
2022年,闫磊带领十多名退疫军人驰援渭南,驻守疫情最严重的经开区芝兰村六天六夜恪尽职守,显现出退役军人的本色。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闫磊和志愿者的身影。庄里石川河出现汛情,他带领二十余名退伍军人、志愿者,第一时间配合试验区政府经过两天两夜冒雨奋战,守住了即将被洪水冲毁的渭南超高压线塔和县内煤气总管道,为国家间接挽回经济损失两千余万;他还带领三十余名退伍军人、志愿者,帮助农户抢收玉米六十余亩,换回经济损失二十余万元。
凝心聚力谱新篇,感恩奋进做标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闫磊怀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政治担当,议惠民之事、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聚发展之力,他必将坚定不移地奋进在人生之旅,不懈奏出更为响亮的大爱旋律。 内容举报